《財訊》雙週刊專訪李前總統 5月24日上市的《財訊》雙週刊專訪李前總統,談論台灣經濟的前途。 李前總統認為台灣經濟現在最重要的就是要增加出口競爭力,因此「新台幣應該要從現在的1美元兌29元,貶到34元左右,這樣台灣的電子業就不用如此艱苦。」他表示,現在台灣能在世界上跟人家拚的只有電子業,而我們從亞洲四小龍第一名變成「最尾溜」、被韓國趕上,就是因為韓國在2008年後調降匯率,提高了產業的出口競爭力。「台幣貶值以後,出口會增加,我們的產業就會爬起來,社會財富就會增加,」李前總統說。他認為面對世界經濟情勢的變化,政府的政策不能憨憨的不會調整。 此外,李前總統對台灣產業面臨的挑戰、貧富差距和失業問題的惡化,都提出了具體主張。詳細內容請參考最新上市的399期《財訊》雙週刊。 財訊399期 關鍵問答》台灣經濟不能被政客及官僚綁死 李登輝:新台幣應貶至34元 全球金融海嘯和歐債危機的國際經濟情勢大震盪,讓已經卸任總統十二年的李登輝,仍然孜孜不倦研究相關議題、找財經學者來討論,想要幫台灣經濟找出路。在台灣迄今三位民選總統當中,李登輝的治國能力始終獲得民眾最高評價。在《財訊》專訪中,李登輝對台灣產業面臨的挑戰、貧富差距和失業問題的惡化,都提出了具體主張。以下為精華內容摘要。 問:台灣如何面對全球金融危機下的變化? 答:新台幣應該要貶值,從現在的1美元兌29元,貶到34元左右,這樣台灣的電子業就不用如此艱苦。這件事台積電的張忠謀也講得很清楚。 現在台灣能在世界上跟人家拚的只有電子業,過去我們在「亞洲四小龍」排第一,韓國吊車尾,但現在倒過來,我們變最「尾溜」,為什麼?因為韓國在2008年後調降匯率,提高了產業的出口競爭力;而我們的中央銀行仍按照過去的金融政策思維,維持高匯率,現在台灣出口比南韓減少了將近一半。所以說,面對整個世界經濟情勢的變化,政府的政策不能憨憨的不會調整;馬總統還曾經自鳴得意的說新台幣比韓幣穩定,空空啊!(笨笨的) 問:但台幣貶值後,如何因應通貨膨脹? 答:貶值以後,出口會增加,我們的產業就會爬起來,社會財富就會增加,這不是一時的效果而已。貶到34元後讓產業喘口氣,過個一、二年,就可讓匯率回到28、9元的水準,我的意思是政策要活的,政治就是不斷在機會和風險之間求取平衡,如果怕這怕那的,什麼都不敢作,那就等於死了! 問:不過也有人認為台幣應該還要升值,現在升值得不夠,讓台灣的資產價值減損? 答:這是有錢人的想法,新台幣升值會讓人感覺變有錢(相對於美元),但是出口賺的錢會比等待台幣升值賺得更多。現在台灣最重要的是增加出口,讓台灣有新的產業發展起來,不要全部跑去靠中國。 問:像韓國這種國家資本主義,用政府力量扶植大企業的競爭模式,在國際上也受到批評? 答:為了經濟發展,發展中國家不能不為自己的國家(著想)。政府要有領導能力,我們領導者就沒那種能力,只會盡量靠中國、看中國有沒有辦法。然而,中國大陸現在整個政策改變,出口改成內需,台商大部分去那邊是以出口為目的,但全球的需求都在減少;中國要擴大內需,但消費低迷,貧富差距太極端,占人口總數0.1%的人,資產卻占全體41%,最大問題是沒有中產階級,中產階級2千1百萬,只占人口總數不到2%,如何擴大內需。 問:那麼台灣有沒有可能把外移中國大陸的產業拉回來? 答:要讓他們回來,工資和工人問題要先解決。現在所有人都去念大學,大學畢業後不願意做黑手的工作,但若要用愈多外勞,台灣失業者就會更增加。另一方面,我們給外勞的薪水和給自己的人差不多,而新加坡和香港的外勞工資是照外勞本來國家的水準,為什麼台灣要這麼高?都被仲介的人拿光光了!可以說,經濟是被官僚、政客和有關係的人綁死了。 問:台灣電子業的發展出現瓶頸,像「四大慘業」已經讓政府投入了許多公眾資源,前景卻仍不利,你有何看法? 答:面板和DRAM這些產品仍有市場需求,但是台灣產業不敵韓國的競爭,LED在台灣生產也是不敵中國的競爭。如果想要用過去的老技術來維持競爭地位,很困難,所以我認為政府和民間應該共同來發展SOC(system on chip,整合式晶片)。 台灣經濟最重要的就是能源問題,太陽能和風力很有限,我覺得台灣應該發展生質能源,把台糖在全台22萬公頃的土地釋出,在北部種番薯、南部種甘蔗,提煉酒精來做汽油。我估計這樣可以因應台灣能源五分之一的需求。 除了台糖應該把占用全台的土地釋出,台灣電力公司也應該民營化,變成五、六間。政府把遺產稅從50%降到10%,中間差額的資金跑到哪裡去?錢都在國外,應該要鼓勵那些錢來台灣做產業投資,例如參與民營化,不要讓那些錢變成外資,在股市買空賣空,否則,後果不得了。 【專訪全文詳見5月24日出版的《財訊》雙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