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兵伊拉克的創意與風險管理

[ 2004-05-27, 吳俊毅/陳麗菊 ]
台灣是否應派兵赴伊拉克參與以美國為首的多國維和任務,以及倘要參與究應以何種模式或形式參與,因時值美軍虐囚醜聞傳出,以及該議案係由具有美國身分的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成員援引美國聯邦眾議院「台灣連線」共同主席之一的羅拉巴克(DanaRohrabacher)和該連線成員萊恩(JimRyun)上周向眾議院國際關係委員會之提案(該提案建議美國請台灣派遣三萬五千名陸戰隊到伊拉克協助美軍作戰)據以提議台灣派兵赴伊,而在國內政壇與社會引起高度爭議。支持出兵、同情FAPA者有之;反對派兵,進而撻伐FAPA者亦眾。各家說法紛紜之餘,媒體「拼圖式」的試圖拼湊出「真相」的新聞報導手法,更導致役男家長的莫名恐慌。

說法紛紜家長恐慌 在「台灣出兵伊拉克」案中,國親陣營質疑扁政府與美方私相授受,拿國人子弟的生命開玩笑,是一種「別人小孩死不完」的心態。同時亦有人質疑FAPA成員係具有美國人身分的台裔,是站在美國人的利益與觀點思考這個議題,且其孩子根本不用上戰場,當然樂於倡議台灣派兵伊拉克支援美國作戰;台聯則持反對出兵的立場,其認為美伊戰事已經結束,故台灣沒有立場出兵。其次,出兵涉及兵役問題,而台灣是徵兵制不是募兵制,倘出兵即涉及役男權益,政府需對此做出說明;一些個人則認為台灣應走出孤立主義的狹隘國際觀,加入日、韓協助美軍的行列,且台灣出兵有助外交、軍事的提升;而在這場爭議案中的當事人-FAPA則提出說明,其出發點是以拉近台美關係作為思考基準,美國在伊拉克戰爭需要很多朋友幫助,因此FAPA從這個角度切入去思考台灣如何協助美國,而派兵是一個創意的觀念;而我國政府受訪官員與相關單位,則一貫「外交辭令」式說法:不可能、不知情、未參與;台灣媒體則是放大「台灣出兵伊拉克」的消息,真實的好像明天我們就真的要上戰場了一樣。
個體思考缺乏視野 從這裡,我們看到當每個個體(個人或團體)都只從一個立場去思考問題而缺乏多元視野與交互理性思辯時,多麼容易陷入一偏之見的迷失與激情中。我想,「別人小孩死不完」絕對不是FAPA的初衷;台灣沒有立場出兵,理由不應是美伊戰爭已經結束,因為參與維和任務一樣要派兵出去;日、韓協助美軍因為其有邦交關係,台灣倘不出兵伊拉克就是孤立主義,這種說法實在也說不過去,因為台灣自美伊戰後迄今已經提供了440萬美元(約新台幣1億4500萬)的金援了。
而台灣的媒體、政府、與人民以及FAPA在這場爭議中又該如何被看待與評價呢? 首先,政府實在不應該任由媒體去「拼圖」、自行建構「台灣出兵伊拉克」的消息圖像,而引起民眾的恐慌,相反的,政府應主動積極的去「構圖」,綜合所有可得的情報與資訊,並通盤的分析利弊得失,做出評估,以讓民眾有機會獲得充分、多元的訊息,並進一步反饋其需求或支持。在此開放系統的互動過程中,政府與人民得以共同建構對爭議議題的多數共識,亦可讓民眾袪除因從媒體中所獲得的不正確資訊所造成的不必要恐慌,同時,更重要的是,國人可藉由政府所提解決問題的「構圖」去檢視政府的風險控管能力,而政府適度回應人民的需求,無形中亦可協助塑造人民參與公共事務的理性公共性格。 FAPA美意被泛政治化 其次,FAPA的「台灣出兵伊拉克」作為一種創意提議(是提議而非提案,因此項提案出自美國兩位眾議員而非出自FAPA,FAPA僅在過程中參與討論,並加以支持及倡議),因為是創意所以大膽,其中確實缺乏更多務實的與可行性層面的探討,但是我們不宜因而抹煞掉FAPA拉近台美關係的美意,轉而將該創意提議泛政治化並質疑FAPA是「愛美賣台」。
相反的,我們應該鼓勵更多更臻成熟的創意的提出,因為這是高度自由、多元、成熟社會的表徵。而當一項創意提議(或提案)被提出時,考驗的其實是最後決策者風險控管的能力。有權決策的人必須對創意進行嚴格的把關與審核,以防貿然採用而造成不可收拾的後果與損失,或者因輕率否決而錯失突破瓶頸的良機。是以,「台灣出兵伊拉克」案,現在我們該討論與關注的不是FAPA成員是哪一國人、是站在哪一國的立場說話,而是這個創意的本身以及台灣政府把關創意的風險控管能力! 台灣要突破外交困境,的確需更多的創意;而當創意被大膽提出時,需要的是針對這個創意提案的本身,進行多元視野與交互理性的思辯,以及政府是否採行此一提案的風險評估、控管能力。絕對不應因「人」(哪國人)廢「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