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李登輝學校「領導人才養成班」開學的日子。首先,恭喜所有學員們經過嚴格的遴選程序,進入這個深具意義的領導班。但同時,這也是一份嚴肅的承諾與責任的開始。

國之興衰取決於領導者的素質與能力
李登輝學校從二○○三年創辦到現在已經七年,一直都以培育認同台灣、深化民主的人才為核心教育目標。過去幾年,整個台灣社會確實因這波台灣主體性的追尋與自覺,台灣人民更加清楚認識「我是誰」,「台灣認同」也逐步成為真實的概念。不料,這幾年來,台灣先後歷經國家領導者私心自用,玩弄認同台灣的政治權術以鞏固個人權位,以及二○○八年政黨輪替後,馬政權背離以台灣為主體的民主發展常軌,走回虛構的「一個中國」老路,不僅將台灣以「地區」自稱,甚至仰中國鼻息,將台灣推向「國共共治」的歷史歧途,進入魯迅所謂的「輪迴戲劇」的困境。可以說,台灣在長達一、二十年的進步之後,卻在這幾年發生嚴重的民主倒退、政經空轉現象,實在與國家領導者個人的素質與治國能力有莫大關聯。

登輝以執政十二年累積的經驗,深切體認一個國家的興衰,主要取決於三個要素,其中最重要的便是領導者的素質與能力。有強而有力的領導,訂立明確的國家目標,才能據此有效凝聚國家內部的認同與團結,引領整個國家社會邁向繁榮興盛之途。反之,國家將走向衰敗,社會將陷入分裂與對立。李登輝學校「領導人才養成班」成立的意義與目的即在此,簡單的說,過去李登輝學校以推動台灣國家認同、深化台灣民主為職志,現在,則更要肩負培育各界領導人才之重責大任,起而回應台灣社會迫切的領導需求,與當前國家發展的關鍵課題。

先學會領導自己 才能領導別人
談到領導,首先,登輝想澄清一個觀念,那就是,許多學習領導藝術的人,一開始便聚焦於如何領導別人,他重視的是如何掌握群眾心理,以便控制群眾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這樣想大有問題。「領導者」這個概念,我要特別提醒大家,我們自己就是自己的領導者,一個人想學習領導別人,應該先學習領導自己,這是服務公眾之前不可或缺的功課。而一個人如何領導自己,我認為首先應建立理想與價值體系,然後根據自身所秉持的價值與理想,化為具體的行動源源不絕展現出來。具體來說,一個成功的政治領導者因此必須具備五個條件:

其一,要有信仰。有信仰才能了解內心的脆弱,不時惕勵自己,無論遭遇多大的困難與挑戰,威脅與利誘,都必須堅持理想與信念,絕不墮落與退縮;

其二,要有隨時可以放棄權力的覺悟;

其三,要有清楚的公私之別;

其四,別人不願碰、不敢碰的事情,要勇於承擔,率先攬起來處理;

其五,不要迷信領袖魅力(克利斯瑪,Charisma)、製造領袖魅力的假相,遂行民粹式的領導。

登輝曾經注意到,魅力型領導者,以及譁眾取寵型領導者,都失之於自大所造成的自我封閉。由於他們的言行很容易產生煽動作用,所以常常沉溺在自我世界而剛愎自用,拒絕受到領導對象的意見左右,根本聽不進人民的聲音。他們無法了解權力的價值,在於解決領導對象的問題,而不是追求自己個人的英雄事蹟。這樣的領導者往往暴起暴落,也常常給國家社會帶來嚴重的後遺症。

權力的行使須以民意為依歸
現在民主時代,領導者多屬於人民選舉產生的類型,民主選舉當然也有不少弊病,但它畢竟仍是目前人類社會最可能發揮自我矯正錯誤的一種制度。就民主選舉而言,一般重視的是當選者的選票有多少,通常忽略了沒有投票給他的人,那些人不是我的選民啦。但就民主制度而言,票投給他與票沒有投給他的人一樣重要,前者固然讓他當選,後者則為選舉的正當性背書,其必要性不言可喻。我們無法想像,在民主選舉當中,所有去投票的人都投給當選者,不願選他的人全部都不去投票,這樣的選舉的正當性一定會遭到嚴重質疑。因此,對於不同投票取向的人的意見,當選者都應該一視同仁。登輝以為,如果行使權力的領導者,能抱持「天下為公」的信念,沒有私心,應該不至於看不到這一點。

不巧的是,擁有權力的人,尤其是獲得最高權力者,總是把個人意志無限擴大,眼睛看不到,耳朵聽不進眾人的異議。在這種情況下,獨斷獨行就可能導致民怨四起。像現在,馬政府固執己見,強行要與中國簽訂ECFA,不顧人民質疑與反對的聲音,更拒絕人民公投,這不僅違反民主常理,簡直可以說是憑恃執政的權力在架空民主。我老老實實告訴大家,權力這種東西,不是爾虞我詐的遊戲,也不是高明的騙術。權力猶如一艘船,它必須行在水上,而水就是人民。唐太宗的諫臣魏徵說:「君王為舟,人民為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樣形容權力的運行以及民心向背的作用,確實很貼切。總之,權力的行使必須建立在民意的基礎上,才具備政治上的正當性,也才具有穩定性。

抱持公義精神 引領國家願景
講到這裡,登輝想跟各位分享一個領導者特殊的體驗。一個領導者應該不斷地自我超越,不斷提高自己的認識高度,來前瞻國家的願景。一方面,領導者要傾聽人民的心聲,同時,也要引導人民思考國家的願景,在現實的基礎上進行開創性、革新性的領導,促成整個國家社會向上提升的可能性。

就此而論,身為領導者不能沒有自我提升的自覺與理想。身為領導者,應該要體會「在超出自身的提高中見出生命的本質」的尼采超人哲學。這是一種出自於對價值的洞澈與掌握,也就是,價值作為一種存在,它承擔、促進和激發生命的提高。而最高的理想,實踐於國家社會就是公平正義,這是領導者應該念茲在茲的目標。這種朝向理想的精神力量,就是堅定不移的領導力的源頭活水。

「我是不是我的我」──不斷自我提升、去私為公
「新約加拉太書第二章二十節」說:「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自己,而是基督在我生命裡活著」。對於一個領導者,他應該時時自問:「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自己,而是天理人欲在我生命裡共生」。天理人欲的共生,指的是「公義理想」與「生存欲求」的辯證、調和。以天理去校正人欲的偏私,以人欲去思考實踐天理的行動策略,領導的藝術便在其中矣。

最後,讓我為領導者做一個簡單的素描:他必須是一個善於與領導對象互動的溝通者,而且,能夠在不斷的自我提升之中,連帶提升領導對象的前瞻性與行動力,共同致力於追求整體生命更高的可能性。進而,由此同心協力推動整個組織、整個國家社會一起向上超越。

因此,登輝在此,要期許各位「領導人才養成班」的學員們,時時鞭策自己不斷超越、力求實踐,深刻體會「我是不是我的我」這個為公奉獻的實踐哲學,為建設一個更加自由民主、繁榮自信的台灣而努力,為促進一個崇尚公平正義、品格文明的社會做出積極貢獻。

最後,敬祝各位來賓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