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臍帶兩樣期待
【台灣日報 2005-05-06】│[ 2005-05-17, 陳麗菊 ]
於5月5日赴中國進行「搭橋之旅」的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日前接受香港鳳凰衛視專訪時指稱:中華民國是兩岸的「臍帶」和「期待」,台灣的政治人物不能否定這段歷史,對岸同樣必須正視中華民國的存在。又云:「九二共識」是「一個中國」的基本原則,這次赴中國不避談「九二共識」。
心繫中國愚化教育使然
宋楚瑜這番既感性又理性的「真誠」告白,指數之高不輸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003年12月訪美時在紐約華爾道夫酒店演講時的「鄉愁說」:「一灣淺淺的海峽,是我們最大的國殤,最大的鄉愁。」然而,仔細加以檢視,宋楚瑜的「臍帶期待說」與「九二共識說」,其實和他定調這次去中國訪問的代表性質一樣,純粹是「僅代表個人與親民黨」。因為宋楚瑜這「二說」,老實說只有「一說」,那就是「根本胡說」。怎麼說呢?
第一,「中華民國」的確是台灣與中國的「臍帶」,但是對這條臍帶的「期待」與意義之解讀,國內的看法有兩派,比例約是4:6,這兩派皆以「認同台灣」為前提,但又各自發展出不同的論述邏輯。第一派是認同台灣但心繫中國派。約有四成的台灣人民屬於這一派,因為政黨未了的鬥爭恩怨、歷史情感糾葛與五十多年來的黨國愚化教育使然,使這部分人民期待在「一中屋頂」下與中國進行統一或統合。因此幾十年來這些人緊勒「中華民國」這條能與中國唯一相繫的臍帶,作為橫越「一灣淺淺的海峽」的鋼索,而無視鋼索下的激濤暗流與駭浪,無懼700多顆飛彈與專制統治的陰影。
一邊一國割斷臍帶關係
另一派以台灣為主體思考、認同台灣,進而尋求建立台灣成為一個正常國家的思潮。這股潮流約佔六成,基於清楚認識共產黨邪惡本質、了解民主自由的真諦與意義,而堅持以自由人的意志斷然割裂被強加而早應斷卻未斷的「中華民國臍帶」,以免最後反被它勒斃而身亡,所以選擇與中國「一邊一國」、揚棄「中華民國」。因為唯有去中華民國,才能徹底割斷與中國糾結不清的臍帶關係。是以,在對「中華民國」這個「臍帶」不同的「期待」下,第一派所形塑出來的國家圖像與願景是,如同康乃爾大學講座教授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所說的:一個中國的想像的、虛幻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y)。而,第二派所建構而成的是一個完整、正常的偉大國家藍圖。
第二,根本就無所謂的1992年「九二共識」。現在我們聽到的「九二共識」這個名詞並非源於1992年兩岸進行首度事務性協商的結論,而是2000年總統大選,代表國民黨的連戰敗選後,4月時蘇起個人所創造的辭彙,其意圖如何,我們姑且不予揣測。
九二共識蘇起所創術語
前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薄瑞光(Raymond Burghardt),曾就台灣與中國究竟有無「九二共識」進行個案研究,其發現:「沒有九二共識,只有雙方同意在事務性商談中擱置主權及一個中國歧見的協議。」也就是說,台、中兩造當年會談定調得很清楚,就是針對事務性議題進行協商,從未就政治問題達成任何協議。現在我們耳熟能詳的「九二共識」以及基於「九二共識」所衍生而來的台灣已於1992年接受「一個中國原則」或「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說法並不存在。「九二共識」純粹是蘇起創造出來的Terminology(術語)。
台灣與中國之間,既無「九二共識」,又有六成多的台灣人民「期待」割斷與中國纏繞不清的「中華民國臍帶」,然而親民黨主席宋楚瑜這趟「搭橋之旅」在行前卻先透過香港電視台傳播台灣與中國的「臍帶期待說」與「九二共識說」,這二說,看來還真如其即將跨越「一灣深深海峽」到中國去參訪所定位的--「僅代表個人與親民黨」。不代表台灣人!(作者為民間智庫專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