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前總統蒞臨「健全地方發展與治理研討會」開幕致詞 ◎ 李登輝(住院,由李安妮代唸)

各位貴賓、女士、先生,大家早安,大家好!

首先,登輝欲感謝台灣教授協會、台灣智庫、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以及新台灣國策智庫,大家共同出力,籌辦這次的「健全地方發展與治理研討會」,群策群力,為國家發展提出全面性的建議。

2011年11月登輝大腸癌開刀了後,開始思考二件事情,首先是思考總統大選之後,無論是誰當選,都會面臨國家經濟發展的艱難挑戰;另一方面就是思考著台灣政治改革的方向。這幾十年來,台灣的民主改革雖然有很大的成果,但是並沒有直接協助到地方的發展,地方的治理在制度面,可以說是不健全,這是登輝長久掛念在心裡的事情。

登輝在出院休養半年後,開始到台灣各縣市訪問,從拜訪士農工商、參觀市政建設、關懷社會福利等等不同的面向,藉由走入基層,直接面對人民,聽取他們的意見,就是希望藉此找出台灣現在地方發展的問題,同時更加希望與全國的人民,共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向與方法!

登輝用一年多的時間,帶著媒體朋友一路從屏東開始向北走,兩禮拜前才剛從花蓮、宜蘭回來。登輝過去做總統的時候,就堅持「現場主義」的理念,也就是面對人民的問題,必須要詳細去了解他們所面對的生活困境;雖然現在已經沒做總統了,但是我仍然堅持要直接與人民面對面接觸,才能真正清楚人民的生活與地方發展的問題。

在台灣走了一圈之後,也發覺了不少影響地方發展的問題。過去政府為了反攻大陸,國家資源過度集中在中央。另外,地方的財源以及可利用的資源非常欠缺,地方政府無法度發展地方的產業;財政稅收的分配無公平,地方自有財源嚴重不足,全國有一半以上的地方政府連人事費用都付不出來。過去,台灣只有台北、高雄二個院轄市,如今都變成了「六都」,更加速了都市跟鄉鎮發展的不平衡。而長期在中央集權之下,地方教育失去自主性,無法培養地方發展所需要的人才,加上地方政府人事職等過低,造成人才集中在都會地區,這些問題都是造成地方無法度健全發展的原因。

去年五月,為了因應國際經濟局勢的變化,李登輝基金會邀請幾個主要的智庫,共同舉辦「台灣國家經濟發展研討會」,從世界局勢、新興市場等國際環境探討台灣經濟發展的前景與挑戰,並針對市場經濟與國家角色進行分析,就總體面全面性探討台灣的經濟發展。不過,國家經濟的發展,除了中央政府的角色以外,地方政府更加是落實產業經濟發展,提升人民就業與生活水準的重要基礎。

台灣在1998年凍省之後,整個國家的行政階級減少為三級,但中央政府的權力也因此更加擴大,在權力與資源由中央統合之下,地方政府欠缺資源及能力提出適應地方特性的產業發展方案。長久以來,地方的發展會受到很大的限制,而地方依賴中央的補助,欠缺財政自主的能力,造成地方無法度建立負責任的財政制度;也因為中央跟地方之間的權力跟責任不清楚,發生地方跟中央互相推卸責任的情形。另外一方面,長期的重北輕南,重都會輕鄉鎮,造成整個國家區域發展的不平衡。在「六都」升格了後,這種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將會更加惡化,變成「富都越富,窮縣越窮」的情形。

面對這種種地方發展的困境,希望藉著連續舉辦三場的「健全地方發展與治理」研討會,請學者專家以及中央與地方政府相關主管單位,針對「當前區域發展的困境與未來發展」、「地方分權與治理」、「地方經濟開發與產業發展」三大主題進行全面性的探討,並提出解決的對策。

這次研討會討論的內容非常全面,第一場先從中央的國土規劃、行政區劃做檢視,再進一步討論區域均衡的政策規劃,以及區域合作跟跨域治理的探討;此外,第二場探討中央集權跟地方分權的改革,再就落實地方財政自主的方向做探討,以及如何加強地方治理與自治;最後一場除了探討地方的綜合發展計畫、經濟開發計畫,以及地方教育與人力資源的發展。並且透過舉辦座談,邀請地方首長來分享他們執政的經驗,提供相關的意見。

這一年外來,登輝走遍台灣各縣市,深入台灣最基層的地方,面對著基層的民眾,所看到、所聽到的,都是對當前國家發展的失望。希望透過研討會的探討,找出國家發展的困境,共同思考對策,提供中央以及地方政府領導者思考解決的政策方向。同時希望中央能夠下放權力,地方政府也要團結,共同向中央爭取權力跟財源,拓展地方發展的力量。

感謝今天在場的學者專家,熱情提供你們的寶貴意見,也希望在場所有的來賓,也能夠貢獻你們的看法,讓我們共同為國家與地方的永續發展,一起打拚,感謝大家,祝大家平安快樂!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