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FA對台灣農民與農業之衝擊-論「農業貿易自由化氛圍中的政府機能」

王良原  (東海大學農學院 食品科學系 食品流通學研究室)

  自從「GATT」經濟架構開始伸入世界各國之後,國家之間的經濟活動方式,就產生相當大的變化。1986年的烏拉圭回合談判開始,經過7年的交涉,於1993年12月,加入「GATT」的會員國對於如何將農業領域納入自由貿易的範圍,達成最終協議。隨後於1994年4月,在摩洛哥完成簽署協定書,並正式規劃從1995年開始,逐漸將「GATT」經濟架構轉型成為「WTO」。自此之後,農業即成為農產品輸出國家,特別是以美國、加拿大、澳洲等為首的新興農產輸出國家用來作為向其他國家開拓貿易機會的重要工具。但是即便是在美國,被喻為保護消費者運動之父,身為著名的律師以及參選過3次總統選舉的政治人物,雷夫‧奈德(Ralph Nader)就曾經嚴厲的提出警告說:「WTO將成為只是為了國際企業賣命的組織,對於國民生活的百害而無一利」。隨後,他率領大規模的市民運動在美國各地風起雲湧地召開集會,向政府表達出反對簽署加入WTO的意見。同時,在韓國、菲律賓、印度等亞洲國家,更是由農民為主體而組成反對的力量,主張著:「被先進國家操弄的貿易自由化,必將嚴重打擊國內的牛肉、玉米、稻米、椰子與砂糖等的生產事業」,向政府傳達反對的強烈訊息。如今,「WTO」確實已經被強行套用在許多國家,台灣也在2002年正式加入。但是,究竟是為了什麼,全世界有許多人要反對「WTO」這種宣稱可以促使國際貿易更自由的經濟體制?究竟是為了什麼,每當先進國家的領袖高峰會議召開時,總有來自全球的反對人士聚集在會議場地,想要喚醒與會者的良知?

  作為世界最大的農產品輸入國,日本的農業政策學者憂心的指出(1)政府對於國內農業支持必須削減、(2)關稅化與稅率漸減、(3)農產品輸出補助金的減少等3項因素,是以中小規模家族式農業經營形態為主之國家,必須嚴加戒備的重大經營危機。台灣人也都知道,日本的蘋果、水梨、稻米、水蜜桃、葡萄等等,是品質相良好的水果;神戶牛、松阪牛、近江牛、鹿兒島黑豬、比內雞等,是很有名的畜產品。原本,不少日本農民也天真的認為,只要自己的生產技術維持領先,品牌形象經營良好的話,加上政府承諾給予許多階段性的輔助以及架構出農產品輸入的非關稅貿易障礙,就應該不必太過於懼怕農產品的輸入自由化。但是經過幾年之後,日本的農業學者就發現開放農產品市場之後,農產品以及食品產業所受到的衝擊,遠遠超過事先想像的程度。例如針對蔬菜品項,他們在1996年就整理出以下可能會發生的問題:(1)輸入量急速擴增,政府完全難以控制、(2)加工業者與零售業者紛紛大量採購低價的輸入品、(3)產業鏈外移至人力成本低的國家、(4)運輸業者為了通關手續的方便,向政府要求放寬檢疫措施與進入市場的障礙。

  回顧日本的這四項問題,從筆者的觀點可以提出現在的日本農業與食品產業正在遭逢下列的重大傷害:
(1)不斷攀升的輸入量造成日本國內的農業生產能力嚴重衰退,消費者礙於總體經濟環境不佳而傾向購買低價的輸入農產品,形成農業生產事業的惡性循環。
(2)因為日本的總體經濟偏向貨幣緊縮,加工業者與零售業者為了維續企業的經營,不斷的採購低價的輸入農產品。特別是中國生產的農產品,在日本的食品加工原料來源以及零售體系中所佔比例日益升高。為了掩飾使用太多的中國農產品,業者們進而謊稱為取自國內生產原料。
(3)眾多食品加工企業為了追求更高利潤,紛紛將加工場移至中國,企圖以更低生產成本創造出更高的企業利潤;同時,無法跟隨企業而移動中國的人力,卻也因此而形成為數驚人的中高齡失業、轉業者。但是影響所及的,不僅是單一食品加工企業,而是在供應鏈關係中的多數企業都必須共同外移。
(4)來自企業的遊說壓力,使得政府面臨法令調整的矛盾。但是其結果是,肇因於日本大量輸入的中國產農產品與食品,卻是引發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與品質的危害事件。這些事件,不僅傷害了國民的健康,更是損及日本國民一向引以為榮的誠實品格。

  從台灣的鄰國,日本的實際經驗中,我們應該可以感受到,日本或許因為「WTO」而使得汽車、家用電器、行動電話、生產加工機具、遊戲軟體等,得到很大的國際貿易機會,可是卻讓農產生產事業、食品市場受到很大的打擊。但是令筆者更感到震驚的是,與土地的連結相當薄弱之產業,其企業很容易因「WTO」而步上國際化的舞台;相對的,與土地保持緊密連結的產業,例如農業以及食品加工業的從業人員,因為甚至必須固守農村,卻難以享受國際貿易自由化的好處。自由民主制度下的政府,是否真的有權力可以要求固守農村的一群人忍受痛苦,而協助對於土地感情薄弱的產業獲取更多利益嗎?如果我們可以接受以經濟上的利益追求作為國家的重要發展策略,而可以無視於對於農村鄉土所造成的傷害,那麼政府的存在價值似乎就比不上奉行資本主義的企業體。

  加拿大多倫多的Ryerson University食品保障研究中心教授Mustafa Koc提出見解表示,在國際貿易活動中的農業部門會發生階級間的利害關係差異性。如果政府只鼓吹國際貿易自由化的好處,特別是在擁有高額資金投入的農產生產品項可以因為具有輸出競爭力,而歡迎自由貿易以及自願放棄政府補貼;但是在大多數的中小規模國家之社會構造中,卻是有更多的農產品以及更多的工作者必須只以國內市場為販賣目標,如此一來,很容易就形成國家內部的階級間之嚴重利害衝突。

  日本是一個在聯合國具有影響力,在國際貿易中具有重要經濟實力的國家,為了提升貿易自由化並且減輕對農業部門的傷害,經過討論許久而精心規劃的配套方案尚且顯現對於日本農業與食品產業的重大傷害;台灣是否已經完成準備,可以擁抱一個來自充滿軍事敵意的簽署對手所部署的貿易合作機制呢?日本在不帶著軍事敵意色彩的貿易環境下,尚且可以憑藉其強大的工業產品實力所獲取的外匯,勉強支撐著對於農業部門的補貼;筆者很難想像如台灣這樣的小型島國,如果政府在沒有經過完整的賽局設計就接受一個遊戲規則不明的自由貿易制度,如果政府沒有先取得談判時的基本平等條件,我們還有機會維護農產品與食品的安全保障嗎?我們還有機會守護那一群必須與土地共生的工作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