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李登輝基金會

This author has not yet filled in any details.
So far 李登輝基金會 has created 582 blog entries.

台灣龍馬會

台灣龍馬會成立,前總統李登輝出任名譽會長 (中央社記者何孟奎台北21日電)台灣龍馬會今天成立,前總統李登輝出任名譽會長。李登輝表示,龍馬的「船中八策」,對他擔任12年總統期間有諸多啟發。 (土反)本龍馬是日本明治維新時代的維新志士,被認為是日本人最喜愛的歷史人物。日本放送協會(NHK)由影星兼歌星福山雅治主演的「龍馬傳」預定11月在台灣上演,台灣的「龍馬風」正逐漸加溫。 台灣龍馬會晚間在台北興蓬萊餐廳席開5桌,李登輝用日文向台、日賓客致詞表示,他和龍馬雖然沒有絲毫交集,但是在他擔任總統的12年期間,龍馬的「船中八策」這個想法對他有很大的助益。 日本高知縣是龍馬的故鄉,高知縣知事尾崎正直特地前來台灣參與台灣龍馬會的成立。 尾崎正直表示,福山雅治主演的「龍馬傳」在日本上演反映很好,台灣預定11月上演,他希望藉由這部電視劇,讓高知縣在台灣更有名氣。990721

立法院: ECFA後大陸對台政經策略研究摘要

ECFA後大陸對台政經策略研究 資料來源: 立法院法制局網站 http://www.ly.gov.tw/ly/04_library/0401_orglaw/orglaw_search/orglaw_search_04.jsp?ItemNO=04020200&f91_number=12243 作者 張淑卿 更新日期 99/07/23 編號 A00768 摘要 2008年5月20日馬政府上台之後,兩岸關係在雙方領導階層秉持「記取教訓、抓住機遇、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建立互信、對等協商、簽署協議」下,已促使兩岸關係由形勢嚴峻發展成形式和緩,亦即由歷史「高危期」變成為難得和平發展「機遇期」。 面對外在環境日益嚴峻趨勢下,台灣與經濟實力日益強大的中國大陸展開各項經濟議題對話,進而簽署ECFA,是無法避免之選擇。本報告除了先將將兩岸簽署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在政策目標與思維上所存在之差異,以及簽署ECFA對於台灣政經等面向影響進行探討之外,特別依據中國大陸對台政策,對於簽署ECFA後其對台政策可能動向加以分析,並建議因應策略方向,以供參考。

中央社: 台灣龍馬會 李登輝任名譽會長

台灣龍馬會成立,前總統李登輝出任名譽會長 資料來源: 中央社 台灣龍馬會 李登輝任名譽會長 (中央社記者何孟奎台北21日電)台灣龍馬會今天成立,前總統李登輝出任名譽會長。李登輝表示,龍馬的「船中八策」,對他擔任12年總統期間有諸多啟發。 坂本龍馬是日本明治維新時代的維新志士,被認為是日本人最喜愛的歷史人物。日本放送協會(NHK)由影星兼歌星福山雅治主演的「龍馬傳」預定11月在台灣上演,台灣的「龍馬風」正逐漸加溫。 台灣龍馬會晚間在台北興蓬萊餐廳席開5桌,李登輝用日文向台、日賓客致詞表示,他和龍馬雖然沒有絲毫交集,但是在他擔任總統的12年期間,龍馬的「船中八策」這個想法對他有很大的助益。 日本高知縣是龍馬的故鄉,高知縣知事尾崎正直特地前來台灣參與台灣龍馬會的成立。 尾崎正直表示,福山雅治主演的「龍馬傳」在日本上演反映很好,台灣預定11月上演,他希望藉由這部電視劇,讓高知縣在台灣更有名氣。 台灣龍馬會相關網站

中國評論新聞:群策會秘書長換人 王燕軍接任

群策會秘書長換人 王燕軍接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16 中評社台北7月16日電(記者 鄒麗泳)台灣政壇“世代交替”趨向愈來愈明顯,最近李登輝創辦的行動智庫群策會也悄悄交替,秘書長郭生玉已於6月底退休,由企業界經理人出身的王燕軍接掌。 王燕軍曾是李登輝隨扈,在李登輝身邊的日子,深獲信任,軍中退休後,轉入民間公司擔任經理人,他強調要以行銷及包裝的觀念帶領群策會。最近,李登輝學校分批舉辦座談,介紹新任秘書長並交換時局看法。 另外,李登輝最近將擔任“坂本龍馬之友會”台灣分會榮譽會長。

6. 結論

馬政府的經濟政策,從一開始的解凍油價、大幅降低遺贈稅,一直到降低產業西進門檻、急欲與中國簽訂ECFA,在在都是有利於富人,卻使中下階層承受苦果的政策。當我們看到產創條例中,馬政府不斷加碼對資本家及企業的補助優惠,但另一方面,健保費率調漲以及二代健保設計卻不斷剝削受薪階級,使得受薪階級負擔政府租稅的比例越來越高,而喧騰一時的豪宅稅卻悄悄無疾而終! 看看財稅資料中心公布的最新資料,台灣國內薪資所得占綜合所得總額超過71%,而炒作房市的財產交易所得,卻只占0.24%,炒作股市的證券交易所得更未納入課稅,「用錢賺錢不必繳稅,用勞力賺錢卻是繳稅主力」。 人民看得很清楚:儘管馬政府用「庶民經濟」來包裝,卻完全無法掩飾馬政府就是一個為資本家與有錢人服務的政府! 經過長時間的辯證,如今大家已經知道ECFA基本上有利於資本家,更只對石化業等少數產業有利,獲利最多的當然是大老闆。反之,由於中國與台灣之間的產品種類與生產型態類似,就連生活習慣也類似,因此與中國簽訂ECFA,當然最可能影響台灣中小企業的生產與中下階層的就業。「三中」(中南部、中高齡和中下階層)加上「中小企業」,就是ECFA最大的受害者。

4.4 簽了ECFA,美日等國家就會跟進,與台灣談FTA嗎?

近年所謂「兩岸三通,有利我國與美日簽訂FTA」的說法,早已證明純屬詐欺;「簽訂ECFA後,美日就會跟進」,只是這一類謊話的最新版本。 按照馬政府的說帖:「兩岸一旦同意簽署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中國大陸無理由再反對我與其他國家洽簽FTA。」這個說法不只是一廂情願,更是欺騙台灣人民的謊言。2009年4月14日,中國商務部國際司副司長朱洪,就公開表示:台灣若要與其他國家簽訂FTA,須經中國同意。中國方面如此露骨的表態,馬英九卻像頭在沙中的鴕鳥,是假裝不知道?還是以為謊話說一百遍就成真理,想把台灣人騙得團團轉? 國民黨過去也說,兩岸三通後,美、日就會和台灣簽FTA,現在兩岸已經三通了,美、日和台灣簽訂FTA已有眉目了嗎?現在,馬英九又再度抬出「與中國簽了ECFA,美、日等國就會跟進」的說法,完全是謊言一則。 台灣至今不能與先進國家簽訂FTA,就是中國的一再干預阻撓。中國認為FTA具有主權意涵,才會反對台灣與各國簽訂FTA。除了藉此宣示中國對台灣擁有主權,另一戰略目標則是「經濟圍堵台灣」,不讓台灣與先進國家發展更密切的經貿關係,讓台灣未來生存與發展的選項,只剩一條與中國結合之路,變成「甕中之鱉」,以達成其併吞台灣的目標。因此,要中國允許台灣與其他國家簽訂FTA,不是緣木求魚嗎?

4.3 中國為何急著「讓利」?對台灣是「糖衣毒藥」?

中國願意「讓利」,與一般正常國家間的區域經濟整合「相互讓步、相互犧牲」不同,而是為換取長期政經利益所作的讓步;旨在為「兩岸共同市場」鋪路,為實現「祖國統一大業」的階段策略,當然是「糖衣毒藥」。 一般正常國家之間簽署FTA,雙方必互有得失,從沒聽過哪一方得特別「讓利」給對方,完全不計較損失,來促成FTA的簽訂。最近中國口口聲聲說會在ECFA談判中「讓利」,說穿了,隱藏有「以短期犧牲換取長期政經利益」的算計。 事實上,北京的對台「讓利」算計也不是陰謀,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早已在2008年12月31日提出六點對台政策方針(胡六點)。其中第一點先定義兩岸的關係:「大陸和台灣…是上個世紀40年代中後期中國內戰遺留並延續的政治對立」;然後,第二點隨即表明:「兩岸簽訂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建立具有兩岸特色的經濟合作機制」;最後第六點則明言:「兩岸可以就在國家尚未統一的特殊情況下的政治關係展開務實探討,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在『一中』基礎上,協商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 綜言之,對北京而言,ECFA不過是為實現「祖國統一大業」,在「軍事互信」與「和平協議」前,所先做的經濟鋪路。這是中國領導人願不惜「讓利」,來促成與台灣早日簽訂ECFA的原因。

3.5 香港與中國簽署CEPA後,對香港的影響如何?

CEPA簽訂後,香港製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大量北移中國,僅靠中國觀光客的旅遊相關產業帶動經濟成長,工作機會多轉為不穩定的臨時工、低技術、低薪的職位為主。另一方面,開放中資赴港炒作房市與股市,導致房價狂飆,貧富差距擴大,香港已成為發展地區中貧富懸殊問題最嚴重者。簽訂CEPA就像對香港施打嗎啡,固可紓解短期的痛苦,卻讓香港成癮,讓香港永遠都脫離不了中國的掌控。 香港與中國簽訂CEPA前,中國政府一再宣揚CEPA是「順應雙方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的需要」、「實現互惠互利、優勢互補、共同繁榮」以及「先易後難,逐步推進」等原則;這跟馬政府、中經院研究報告或中國商務部研究報告的說詞相當一致。本質上,CEPA一開始就被定位為中國中央政府,照顧香港地方特區政府的特殊政策。整個協商過程,不僅排除大多數香港人民的參與,一切的協商,從不公開透明,對產業發展及勞工就業的衝擊,也未經過完整的評估。香港政府只是一再強調CEPA對香港經濟的利益,而避談不利的影響。現在馬政府排山倒海地宣傳ECFA的好處,而漠視ECFA的不利衝擊,與過去港府的作法如出一轍。

五、南韓有急著要與中國簽訂FTA嗎?

韓、台兩國的經濟發展策略截然不同:南韓是採取「投資國內,壯大自己,提升價值,建立品牌,佈局全球」的發展策略;台灣則是「投資中國,壯大敵人,降低成本,從事代工,搶進中國」。所以,南韓並不急於與中國簽訂FTA。南韓是壯大自己,先與歐盟、美國等先進國家簽訂FTA後,才審慎考慮是否要與中國簽訂FTA。台灣則是被中國阻撓,未能與世界主要國家簽訂FTA,馬政府竟然未提抗議,不自助圖強,還主動投懷送抱,乞求先與中國簽訂ECFA,充分展示了主從關係的奴性。

2.4 「東協加三」形成後,若不與中國簽訂 ECFA,對台灣經濟的衝擊有多大?

「東協加三」(東協加中、日、韓)至今仍止於一種構想,因三國的立場與意圖不一致,其成立可說遙遙無期。即便將來形成,據評估亦沒那麼嚴重,十年內只讓我國GDP減少0.836%。產品講究的是品質及服務,只要台灣能加強研發、升級、提高國民所得水準,全球各地不怕沒有台商立足的立場。 馬政府經常以「東協加三」(東協加中、日、韓)形成後,台灣若不趕快與中國簽ECFA,將導致台灣無法再發展下去。事實有那麼嚴重嗎? 第一,「東協加三」的構想自1997年提出後,一直還在研議、評估階段。由於日、韓對中國保持戒慎的態度,且三國的立場與意圖又不一致,各有所圖,幾年內仍不可能有何具體成果。因此,「東協加三」的形成仍是遙遙無期,現在談「東協加三」的影響實乃言之過早! 其次,即使「東協加三」形成,依中經院評估報告,不簽ECFA對台灣總體經濟的影響亦不那麼嚴重(請見表一),即台灣不簽ECFA十年之內將只讓實質GDP減少0.836%,總出口量減少1.886%,而總進口量則減少2.741%。至於對個別產業的衝擊依序為化學塑膠橡膠製品業(減少18.15億美元),機械業(減少15.77億美元),紡織業(減少15.43億美元),汽車及零件業(2.13億美元),以及皮革及其製品業(減少1.21億美元)。這樣的影響若與主權之讓步對服務業、其他製造業之衝擊相比,其實有限,我們不可顧小而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