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景叢書013-台灣之美

  Ilhas Formosa 阿,福爾摩沙!美麗之島! 十六世紀,葡萄牙水手航經台灣這個島嶼時,發出驚嘆頌讚之聲,以福爾摩沙美麗之島稱呼台灣這個島嶼。大航海時代,歐洲帝國艦隊、船隻向西,向東航行,巡收世界。Formosa的普通名詞也成為台灣的專有名詞。啊,福爾摩沙!美麗之島台灣。 […]

26 7 月, 2012|

願景叢書012

  台灣是個移民社會,早期有南島語系的原住民,接著又經過荷西、明鄭、清帝國、日本的殖民統治,有著各種不同種族的移民和通婚,音樂文化參雜了多種元素。因為長久以來的外來政權,台灣文化研究始終無人重視,甚至於有人認為台灣沒有自己的音樂。一直到李登輝總統時代,推動本土化教育,將鄉土教材納入國民教育課程,才興起了台灣音樂研究的動力。 […]

26 7 月, 2012|

願景叢書011-台灣人的精神

  人生在世,所為何來?這問題的答案人言言殊,不一而足;而台灣人住居於在此時此地,又到底是幸或不幸?則已不必多所議論,因為台灣歷史已由台灣人一閉一畫刻勒成冊,台灣社會正由台灣人聯手打造,而台灣的未來則勢必在台灣人的心底發熱,在台灣人的眼前發光。 […]

26 7 月, 2012|

願景叢書010-台灣文學導讀

「群策會李登輝學校」出版「願景․台灣」叢書。其中之六《台灣的文學》,之七《台灣主體性的建構》。那是觀念分疏,脈絡交代的書。這套書主旨清楚明白:幫助台灣人瞭解自己,理解自己;「瞭解」是客觀認識,「理解」乃進而主觀的認定。然而,都是以理性思維為主。 […]

26 7 月, 2012|

願景叢書009-台灣新典範

近四分之一世紀以來,台灣目睹了以下五種沛然莫能抵禦的集體行動及其分別所促成的五個新典範的形成。 一是經由社會運動的動員,建構了前所未有的「民間社會」新典範; 二是透過民主抗爭的抗議,打破了威權體制舊典範,而創造了「民主」的新典範; […]

26 7 月, 2012|

願景叢書001-台灣的歷史

台灣是一個海島國家,多元族群創造多樣文化,雖然經更迭頻繁的政權統治,卻也已快速的近代步調,活耀於國際舞台;然而受到外來威權體制的長期宰制,反教育與反台灣的歷史文化教育,使大多數台灣人不瞭解自我的歷史,舞法建立有主體性的台灣認同,成為台灣深層危機。 […]

26 7 月, 2012|

群策叢書019 《台灣國家經濟發展研討會–論文集》

 二○○八年國際金融海嘯對全球經濟造成莫大的衝擊,世界各國政府無不積極思考財經對策,前後提出各種振興經濟的擴張性財政政策與寬鬆貨幣政策以為因應,然而成效有限,整體的國際經濟情勢迄今仍未見好轉。此外,近期接連爆發的歐洲債務危機,更是造成雪上加霜的影響,全球經濟甚或可能出現「二次衰退」的危機,各界也開始反思自由經濟的困境。過去十幾年,台灣加速與中國經濟的緊密往來,中國的磁吸效應,已經對台灣經濟發展產生排擠效應,而國際貿易是台灣賴以生存的命脈,任何國際經局勢的變化,都會對台灣的國家發展造成直接影響。這次群策會結合台灣教授協會、台灣智庫、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與新台灣國策智庫等,共同主辦《台灣國家經濟發展研討會》,不分黨派立場,邀集國內財經領域專家學者,就「世界經濟局勢對台灣經濟的啟示與挑戰」、「新興市場對台灣的前景與挑戰」與「市場經濟與國家角色」等議題,連續進行三場研討會,進行全方面的研討,並提供具體的因應策略。 […]

29 7 月, 2012|

群策叢書018-ECFA的政經災難

ECFA是什麼?ECFA就是香港CEPA 2003,香港與中國簽訂CEPA 在中國的香港製造業,不但沒有受零關稅吸引而回港設廠,相反地,生產性服務業卻開始移往中國,形成第二波產業外移,只留下低階、低技術、低薪資為主的工作機會。同時,開放中資赴港炒作房市與股市,導致房價狂飆,貧富差距更加嚴重。香港經濟則更進一步倚賴中國,失去自主與動能。 台灣會是下一個香港嗎? […]

26 7 月, 2012|

群策叢書017-一個中國黑洞

台灣當前正面臨兩個風暴的挑戰與威脅。一個來自外部,一個源自內部,前者係美國所引爆的全球金融風暴,摧毀力前所未見,世界各國在全球化緊密連動下,深受池魚之殃,經濟嚴重受創,台灣也不例外;後者則是國民黨重掌國家機器以來,缺乏深謀遠慮,甚至別有居心,在一連串冒進、錯誤的兩岸政策下,正隱然成型的「一個中國」風暴。政府若不正視威脅,及時改弦易轍,穩健務實處理對中關係,則一中風暴動搖台灣政經基石力道之猛、災難之烈,將來恐遠超過金融海嘯。 […]

26 7 月, 2012|

群策叢書016-細道之奧-誠實自然

李前總統在二○○七年的初夏,終於一償多年宿願,親身踏上探訪日本「奧之細道」的旅程,這條屬於日本東北獨有的風情人物及古道秘境,一向是俳句愛好者追尋「日本俳聖」松尾芭蕉文學腳步的重要標的。李前總統用十一天的時間,親身尋訪芭蕉的足跡,感受今昔變化,完成他的文學夢想,無怪乎連他自己都要說「這次的日本訪問,是我歷次訪日收益最多的一次」。 為了忠實並完整的將李前總統這趟訪日的成果記錄下來,「日本李登輝友の會」更在二○○七年底,出版一冊「李登輝訪日全記錄」,除了將李前總統訪日所有的點滴一一收錄外,更邀集了眾多關心國家發展、重視日本文化的台、日有識之士,特別撰寫了感懷及歡迎文章編印成冊,作為向李前總統致意的獻禮。 有鑑於對此一訪問記錄保存價值,群策會也在該書出版的同時,積極規劃「中文版」的編印出版工作,並獲得「日本李登輝友の會」提供該書著作權的授權後,立即邀請專精於日文翻譯的蕭志強先生,挑選書中精彩篇幅加以翻譯,並輔以國內媒體披露之相關文章,配合精采照片,篇印了這本「中文版」的訪日紀實;同時,以李前總統在返國班機上親書「誠實自然」四字之哲理感應,作為中文版的書名,希望能傳達李前總統將探訪「奧之細道」的珍貴感受,分享給每一位國人。 想要一睹李前總統訪日的風采,本書將是最直接、最真實的第一類接觸。

26 7 月,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