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才是軍購的「被告」

誰才是軍購的「被告」 [ 2004-07-01, 陳麗菊 ] 「民主行動聯盟」日前舉行記者會公佈「反六一0八軍購萬言書」,指出台灣軍火採購將逼使中共鷹派更正當化其以軍事對抗台灣的意圖,讓兩岸陷入軍備競賽的困境,並主張台灣面對中國的戰略思維應謹守「七分政治、三分軍事」的路線,同時更質疑這項軍購案的本質是「抱美國大腿」式的變相向美國提交保護費及支持小布希連任的貢品。仔細研析民盟在這萬言書中所羅織的台灣軍購案罪狀,我們發現買方台灣和賣方美國都成了「被告」,反而是台灣軍購以強化國防要來防衛的敵方中國成了民盟要安撫、摸頭,給糖吃的對象。民盟的「反軍購、要和平」,也因此暴露了幾點迷思。 強化國防不得不爾 其一,民盟聲稱台灣軍購會造成兩岸軍備競賽,並激怒中國以更強硬的軍事姿態對付台灣。但問題是,中國每年彈道飛彈不斷產製,現正以496枚對準台灣,且以每年75枚的速度在增加中。此外,中國購自俄羅斯、以色列的軍事武器及尋求對方軍事技術轉移並「借力使力」以提升其武器自製能力的企圖心既旺且盛,專家預估台灣若不強化自身戰力,台海軍力最快將在2005年失衡。

出兵伊拉克的創意與風險管理

出兵伊拉克的創意與風險管理 [ 2004-05-27, 吳俊毅/陳麗菊 ] 台灣是否應派兵赴伊拉克參與以美國為首的多國維和任務,以及倘要參與究應以何種模式或形式參與,因時值美軍虐囚醜聞傳出,以及該議案係由具有美國身分的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成員援引美國聯邦眾議院「台灣連線」共同主席之一的羅拉巴克(DanaRohrabacher)和該連線成員萊恩(JimRyun)上周向眾議院國際關係委員會之提案(該提案建議美國請台灣派遣三萬五千名陸戰隊到伊拉克協助美軍作戰)據以提議台灣派兵赴伊,而在國內政壇與社會引起高度爭議。支持出兵、同情FAPA者有之;反對派兵,進而撻伐FAPA者亦眾。各家說法紛紜之餘,媒體「拼圖式」的試圖拼湊出「真相」的新聞報導手法,更導致役男家長的莫名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