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景叢書002—《台灣的地理》

本書採取「以台灣為主體」的立場,論述台灣作為一個獨立而完整的國家,所具備的地理環境基礎,並闡釋在台灣的特殊地理位置條件下,透過人民與土地的長期互動,所塑造出來的國家性格。 […]

29 7 月, 2010|

願景台灣

群策會的願景台灣叢書系列,包含台灣的地理、台灣國家定位的歷史與理論、李登輝先生與台灣民主化、台灣的文學、台灣主體性的建構、台灣的社會、台灣的故事、台灣新典範、台灣的音樂、台灣人的精神、台灣的社會、台灣的卓越、台灣之美、台灣文學導讀、台灣的美術等書。

群策叢書010—民主台灣VS.中華帝國

面對中共制定《反分裂國家法》後的兩岸情勢,以及國內兩個在野黨主席不顧台灣民意反彈及國際輿論撻伐,逕自前往中國訪問,對兩岸關係又投入一大變數,群策會在2005的上半年,一連串在台灣南北各地,共舉辦四場大型論壇:一場「從反分裂法的邪惡看兩岸交流的新思維」及三場「面對國家迫切的危機─全民總動員遏阻連宋聯共賣台」大型論壇。本書就是將前述四場論壇內容收集成冊,除了希望就兩岸交流的種種利弊得失、政策分析,提供執政當局及台灣人民參考之外,許多專家學者們剖析連宋訪中對台灣所造成的傷害,亦收錄於此,留待台灣人民及歷史公評。 […]

29 7 月, 2010|

群策叢書009—新時代台灣人

隨著台灣民主進程的不斷深化,以及對國際挑戰的回應,台灣人民生命共同體意識的凝聚,已經邁向更高階段。延續一九九六年以來的主流民意,二○○○年及二○○四年本土政權贏得總統直接民選,但立法院依舊維持朝小野大的格局,這種政治局勢對台灣的發展提出新的課題。可以說,今天這個「民主內戰」時代,正是我們建構超越內部矛盾的「新時代台灣人」的時候。 […]

29 7 月, 2010|

群策叢書008—《台灣新憲法 — 群策會「台灣新憲法」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制定台灣新憲法,關係台灣的生存發展,至深且鉅。群策會於2004年11月27、28兩天舉辦「台灣新憲法」國際研討會,共有來自美國、日本、德國、法國及捷克國家十七位學者專家,應邀來台與會,其中更有十一位針對台灣新憲法的相關議題提出論文報告;本書就是將這次研討會中所有的論文集結出版,一方面要讓更多國內外人士深入了解此議題,更希望藉此拋磚引玉讓更多國內外學者再深入探討研議,為未來台灣制定新憲法做出貢獻。

29 7 月, 2010|

群策叢書007—《320後的威脅與挑戰 — 2004年總統大選後群策會論壇紀實》

本書將2004年總統大選後,台灣人民如何以理性、冷靜的態度面對來自內、外所面臨威脅,撥亂反正,再造台灣民主法治的作為。

29 7 月, 2010|

群策叢書006—《公投 制憲 — 群策會論壇紀實》

本書見證並忠實紀錄了台灣頭家如何在風起雲湧的2004年,以群策群力的意志推動公投、制憲,以邁向正常化國家的點點滴滴與努力。這是一本見證台灣歷史與關心台灣未來前途的人不可不讀的好書。 […]

29 7 月, 2010|

群策叢書005—《哲學的現代觀》

本書譯自日本哲學家中村雄二郎原著《哲學的現代觀》,此書是中村先生哲學論述三部曲之一,另兩部是《感性的覺醒》與《共通感覺論》。中村雄二郎的「哲學」不是學院系統的哲學,其統合了感性與理性、客觀與主觀,層層剖析。李前總統登輝先生極力推薦此書,指示群策會編譯出版,作為年輕學子探尋自我的哲學初探。 […]

29 7 月, 2010|

群策叢書004—《兩岸交流與國家安全 群策會「兩岸交流與國家安全」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1987年11月2日,我政府開放國人赴中國探親,正式開啟了兩岸交流的大門。十六年來,兩岸交流的層次、範圍一再擴大,幾乎遍及社會各層面的活動,也深入我們的生活。究竟十六年的兩岸交流,帶給台灣社會何種衝擊?帶給台灣人民何種影響?本書特就兩岸定位、經濟交流、社會交流與國家安全所產生的影響,以及中國利用交流之對台策略與作為等層面,進行深入的探討,對兩岸交流十六年來作一次總體檢。 […]

29 7 月, 2010|

群策叢書003—《一國兩制下的香港 群策會「一國兩制下的香港」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中國,六年後的同一天,香港五十萬人走上街頭,引發國際社會的關注。這六年,到底香港發生什麼變化?香港如何在中國專制體制的框架箝制下,仍繼續保有其自由與經濟繁榮呢?這是所有關心香港的人,不禁要問的。本書從政治、經濟、社會及文化各層面,深入剖析香港六年來的變化,可說為國內最完整、全面性、客觀的探討及檢視香港現況的一本書,為關心香港發展者所不能不讀。 […]

29 7 月,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