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ECFA與香港的CEPA不一樣嗎?
ECFA就是香港CEPA的翻版。CEPA是遵循「一國兩制」的指導方針下,中央(中國政府)對地方(香港特別行政區)的一種特殊的自由貿易「安排」;而ECFA則是中國併吞台灣之前,為創造台灣經濟依賴中國的必要經貿架構「安排」。兩者文字上雖不同,本質上卻一樣,都是依賴宗主國的附庸型經濟架構「安排」。 馬政府說,ECFA與CEPA不一樣,因為ECFA不會出現「一國兩制」或「一個中國」或「統一」等字眼。雖然ECFA表面上也許不會出現那些對台灣人礙眼的文字,但馬英九早在2008年8月26日就宣稱,兩岸之間「不是國與國的關係,而是地區與地區的關係」,已先將台灣「地區化」、「香港化」。如今馬政府更準備以「台灣地區」而不是以任何具有台灣國家主權象徵的名義簽署ECFA,也不會讓ECFA的內文出現任何具有台灣國家主權意涵的文字,更不會如同與友邦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由我國總統或行政院長與對方的國家元首或總理具名簽署,將無異於拋棄台灣國家主權,將台灣「地區化」、「港澳化」,向中國俯首稱臣。因此,本質上,ECFA與CEPA是一樣的。
1.1 ECFA究竟是什麼?
ECFA是馬英九政府強要與中國簽訂的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的英文縮寫。它其實就是中國與香港、澳門所簽署的CEPA(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之翻版,目的是要建構「一中市場」,使台灣成為中國經濟的附庸,為馬英九「終極統一」與中國「和平統一」台灣的政治目標鋪路。換言之,ECFA本質上是要把台灣推向由中國所支配的「終極統一」框架安排(Eventual Colonization Framework Arrangement)。 自2008年5月20日馬政府上台以來,就本著「化獨漸統,全面振興中華」的家訓,對中國做出種種開放措施(包括開放中國客來台灣、開放客機包機直航、開放人民幣兌換新台幣、鬆綁投資中國上限、開放兩岸直航三通、開放十二吋晶圓廠與面板廠赴中國投資、開放銀行登陸、開放中資企業來台上市…等),就是在為建構兩岸間商品、人員、資金、服務與資訊全面自由化的「一中市場」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