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不與中國簽訂ECFA,台灣就會被邊緣化嗎?
我國出口大宗之電子等高科技資訊產品,現在各國均已採用零關稅,且我國產品之品質及品牌均遠優於東南亞業者之產品,所以我國之中國市場完全不受「東協加一」的影響,此由今年(2010年)「東協加一」生效後,我國第一季對中國之出口增加75.6%,對東協六國之出口也增加64.4%,得以證明。顯然,「不簽ECFA台灣就會被邊緣化」的說詞與事實不符,是用來唬弄人民的謊言。 馬政府認為,我國將因中國與東協形成自由貿易區後喪失此兩個外銷市場而被邊緣化。馬政府所言是否實在,只要看下列貿易統計數字就可一目瞭然。
1.3 ECFA與FTA有什麼不一樣?
FTA是主權國家之間經貿互惠的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ECFA則是中國否定台灣主權的特殊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或「安排」,是在「一個中國」原則與閹割台灣主權的前提下,促進台灣與中國經貿正常化、制度化與自由化的架構「安排」。 FTA是指主權國家之間,依發展需要,不需經過他國同意,依照世界貿易組織(WTO)的精神與規範,在全球多邊貿易回合談判尚未完成前,透過談判,承諾更大的相對開放,達成雙方或各方在商品與服務貿易更大的交流與整合。「東協加一」即是中國與東協國家之間的FTA。這與美韓或其他國家間所簽訂的 FTA,並無不同。在國際上從事FTA談判的國家,是在WTO會員的正常義務之下,彼此承諾,承擔一個更高的相互開放義務。 台灣與中國幾乎同一時間加入WTO,但由於中國不承認我方主權,整軍擴武威脅台灣,雙方至今並未維持WTO的正常會員關係,彼此也都有歧視性作法。目前台灣對中國尚未履行加入WTO的承諾,仍禁止中國共2,194種商品輸入,占台灣全部進口商品總數的20.3%,其中包括農產品834種,工業品1,360種。八年多來中國一直隱忍,未向WTO提出控訴,就是因為不承認台灣主權地位,不願將與台灣的經貿爭端問題國際化。ECFA正可為中國此項隱忍八年多的頭痛問題解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