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們午安
33年前的今天李總統率團訪問新加坡,開啟務實外交的路線以及旅程
1989年3月6日,時任中華民國總統的李登輝先生抵達了新加坡的樟宜機場,在駐新加坡商務代表以及新加坡禮賓司長的引導下,會見了在機場等候接機的新加坡代總統林金山先生與總理李光耀先生,在機場迎接的,還有兩位副總理吳作棟、王鼎昌以及相關部會首長,這種政要全部動員的情形,是新加坡多年來罕見的,在這次的訪問中新加坡方以「從台灣來的李總統」來稱呼李登輝總統,並未冠上國號。3月9日,在返國記者會上,記者詢問對於此事的看法,李總統回答:「本人雖不滿意,但是可以接受。」「在此種情況下,我們不需去計較名稱,而來做我們應該做的事情」,從此之後務實外交便成為李登輝執政時期中華民國的重要外交方針,在李登輝擔任總統任內多次出訪各國,例如新加坡、印尼、約旦、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尼加拉瓜…等,透過出訪並簽屬合作協議,從而使這些非邦交國與我國發展出更多實質性的關係。
務實外交(英語:Pragmatic Diplomacy),又稱實質外交,其產生之背景乃因受中共「一個中國」政策影響,使得台灣在國際外交上遇到許多困難,即便到今日仍是如此。而李登輝提出的這個路線重點在於不計較國家名稱,不受限於意識型態,在國家名稱及交流形式上採取彈性立場,但重視實際交流內容,追求實際外交權益的作法。
務實外交與蔣經國時代所建立的彈性外交路線在政策上並不相同,原先的彈性外交仍然將中華民國為唯一「正統中國」作為底線,然而務實外交則較為寬鬆,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出席採取默認,不再堅持中華民國代表唯一的「中國」,而是代表台灣。從具體的做法來說,務實外交是在加強與邦交國間關係的同時,增進與非邦交國之間的各項實質性關係,並積極參與聯合國等國際組織。根據這個方針,中華民國以「台澎金馬關稅領域」名義申請加入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及世界貿易組織(WTO),以中華台北之名加入亞太經濟合作會議。
(圖:新加坡總理李光耀與政要迎接李登輝總統以及李總統參加返國記者會 來源:李登輝照片集)